医学微生物——选修课微生态学简介
|
浏览次数 |
发布时间:2021-01-19
发布人:
|
沈阳医学院选修课程简介
课程类别: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年安排
|
授课单位
|
|
微生态学
|
20
|
|
第三学年
|
基础医学院
|
面向专业
|
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口腔、预防医学等
|
选用教材
|
微生态学原理(康白主编)大连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
课程内容概要:
微生态学:研究人类与其他一切生物体在微观环境内的发生、发展及消亡的规律。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已在营养、免疫及感染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微生态学揭示了人类生存不仅有赖于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动物、植物等构成的宏观生态环境,而且有赖于人体自身的微观生态环境。 微生态学理论出发点是扶持正常菌群,控制有害菌群,这与中医理论中的扶正祛邪的理论非常相似,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阐述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祖国医学的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已有运用中药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在医疗保健中: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等活菌制剂及死菌制剂,生物夺氧活菌制剂、双歧增生因子制剂等被引进药品领域。如我国丽珠肠乐、培菲康、金双歧、整肠生、促菌生等在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腹泻已有大量报道,又如双歧因子口服液、滋阴润肠口服液等的应用也为人们治疗疾病、强身健体扩大了选择。各种活菌制剂与增生剂用于食品,在日本最为广泛,饼干、面包、奶制品、饮料均将微生态制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入其内。在我国有一些活菌制剂制成的保健食品,如昂立一号、百林双歧、新大地生命源等;也有用双歧杆菌制成的酸奶等。 微生态学的生理监测对于老人、小儿、宇航员、飞行员、从事放射工作者、极地人员等正常健康者的菌群监测极为重要,使其保持最佳微生态平衡。还用于大量应用抗生素或外科手术、放化疗等患者菌群监测,防止菌群失调发生。菌群均衡是每个人吸收好和正常排毒的关键,时下,各种排毒产品和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的产品层出不穷。其实,很多所谓的排毒产品中含有大黄、槐实等中药成分,它是一个强制排泄的概念,这种“排毒”的方法极大的破坏人体内的菌群平衡关系; 同时,很多人也不管自己的吸收好不好就一味的补充各种营养素,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反而更加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通过微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将对这些问题给予最合理的解释。本课程适用于已经学习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同学,对微生物学发展和应用感兴趣,以及想报考微生物专业或微生态学研究生的同学选择学习。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一 、微生态学基础 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的关系,营养微生态学,免疫微生态学,感染微生态学,分子微生态学概述,微生态平衡与失调,微生态调节剂。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 二、口腔微生态系与口腔黏膜疾病 三、胃肠道微生态系与消化系统疾病 四、呼吸道微生态系与抗感染免疫
|
|